欢迎访问学校门户首页!
理工新闻
榜样力量|专科起点,直冲双一流!郑祥钰五年逆袭青海大学硕士,这场"学历三级跳"燃爆了!
日期:2025-06-12 15:14:14  发布人:admin10  浏览量:0

辽宁理工学院应用技术学院网络工程专业学生郑祥钰用五年时间演绎现实版 “绝地反击”—— 从大专起点到专升本上岸,再到斩获 “双一流” 高校青海大学农学硕士录取通知书,这条堪称 “逆袭传奇” 的成长曲线,不仅是个人热血奋斗的勋章,更让辽宁理工学院 “三全育人” 模式的育人魅力彻底出圈!

 

直面代码困境:双导师定制护航点燃逆袭起点

2023 年,郑祥钰带着专升本的身份进入辽宁理工学院时,曾因代码课程陷入 “至暗时刻”:“第一次学习C语言,报错提示像天书,他对自己产生过怀疑,也有焦虑。” 但学院的 “双导师护航行动” 成为他的 “命运转折点”—— 院长张健教授亲自操刀 “代码急救方案”,用 “模块化拆解法” 帮他把复杂程序拆成 “逻辑积木”,甚至凌晨两点还在微信上用流程图演示算法逻辑;辅导员则化身 “心理充电宝”,通过 “成长可视化” 表格记录他每天的进步,用 “微成功积累法” 帮他重拾信心:“当看到自己从‘能敲对 10 行代码’到‘独立完成百行程序’,突然相信‘我真的能行’。”

“这里没有‘差生’,只有‘未被激活’的潜力股。” 张健教授的这句话成了郑祥钰的逆袭信念。在导师团的 “魔鬼训练” 下,他用 3 个月时间完成从 “代码小白” 到 “能独立开发数据监测系统” 的蜕变,期末成绩从班级 32 名跃升至第 8 名。

 

跨界农学赛道:创新平台架起跨学科梦想之桥

在辅导员和班导师的鼓励下,郑祥钰参加了2024年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的农业品牌创新项目。备赛期间在图书馆的偶然翻阅,农学书籍中描绘的生命成长、科技赋农的潜力,瞬间击中了他。“我对农作物生长、科技如何改变农业产生了浓厚兴趣。”学校的“创新项目双向选择平台”为这次跨学科探索提供了契机,一粒崭新的梦想种子悄然萌芽。

从网络工程跨界农学,挑战巨大。面对陌生的农学专业知识,郑祥钰的策略清晰而坚定:通过学校图书馆资源、朋友引荐深入了解农学考研方向,客观评估自身能力,精准选择目标院校和专业。“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慢慢学,反复学,就觉得它其实很有趣。”正是这份纯粹的热爱与务实的学习路径规划,支撑他跨越了知识的鸿沟。

全链资源赋能:构建学历跃升的系统成长生态

回顾奋斗路,郑祥钰笃信“强者借力而行”。他将“借力”总结为三方面:向上借力(主动请教老师、辅导员,列出“困惑清单”针对性求解)、平行借力(与学长学姐及业界前辈交流)、向外借力(利用网络平台深挖专业领域)。学校的“全链条”培养体系更成为他攀登高峰的坚实后盾:预约图书馆考研专座、去心理发展中心“正念减压宣泄室”释放压力、主动找辅导员谈心、向班导师和专业教师寻求指导……这些“补给站式”的特色服务,为他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

他的坚韧与阳光给师长留下深刻印象。辅导员评价他展现出“难得的勇敢与成熟”,是“乐观踏实、谦逊有礼、爱说爱笑的大男孩”,学习上“十分执着专注、勤奋刻苦”,具有“外柔内刚”的品格。对他帮助最大的专任教师丁宝柱老师,则盛赞其扎实的学术基础、强烈的求知欲与创新思维:“面对复杂问题,不盲从、不轻信,能提出独到见解。”尤其欣赏他“沉得下心、耐得住寂寞”的治学态度和“成功时不忘感恩,遇挫能迅速调整”的阳光心态。

郑祥钰用行动回复:“努力可重塑轨迹,它只是地图上的虚线,不是脚下的悬崖。”未来,他渴望申请成为专升本学生的“朋辈导师”,传递最朴素的信念:“起点各异,但只要怀揣勇气追梦,用坚持去‘消磨一切偏见’,专注走好脚下每一步,终能成为最亮的那颗星。”

 

模式价值:从“逆袭个案”到“教育新常态”的范式升级

从专科到本科再到“双一流”硕士,这条看似不可能的路径,印证了辽宁理工学院 “三全育人” 模式,把 “逆袭” 变成 “可复制的成长范式”:从 “曲线求学定制计划” 的精准滴灌,到 “学科交叉孵化器” 的破界赋能,再到 “全周期助生成长支持系统” 的立体护航,这套育人组合拳让每个梦想都能找到生长的土壤。

教育的本质不是筛选,而是唤醒 —— 当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育人体系与个体的奋斗势能同频共振,每个学生都能突破预设的人生边界。